模架結構件設計之導向機構設計
最常用的導向機構由導柱、導套組成。
1.導柱的結構和尺寸
導柱的典型結構如圖9.29所示。其中A型導柱適用于簡單模具和小批量生產(chǎn)的模具。B型導柱固定部位尺寸與導套外徑一致,便于加工,能保證精度,適用于壓鑄件精度要求高及生產(chǎn)量大的模具。
圖9.29導柱的結構
除很小的模具用兩根導柱,圓形模具用三根導柱之外,一般模具均設四根導柱.當模具設四根導柱時,計算導柱直徑的經(jīng)驗公式如下:
d=K√A (9.21)
式中:
d——導柱導向段直徑(mm);
A——模具分型面的表面積(mm2);
K——比例系數(shù),一般為0.07-0.09。當A>2X 10^5mm2時,K取0.07;A=0.4×〖10〗^5~2×〖10〗^5 mm2時,K取0.08; A<0.4×〖10〗^5 mm2時,K取0.09.
導柱導向段長度L2最小。1.5~2.0)d,一般高出分型面上最高型芯12-20 mm,以免在合模、搬運中損壞型芯。B型導柱固定段直徑d_1可比導向段直徑d大6~10 mm,而固定段長度l_1與裝配的模板厚度一致,l_1≥1.5d
2、導套的結構與尺寸
導套的典型結構如圖9.30所示。A型用于動定模板較厚或用于套板后無動模支承板或定模座板的情況;B型常用于動模后面有支承板或定模后有定模座板的情況。
圖 9.30 導套的結構
導套導向段長度l_1 通常取導向孔直徑的1.5倍~2倍?讖叫∪∩舷,孔徑大取下限。
A型導套總長L即為導向長度。B型導套總長要比裝配它的模板厚度少3~5mm
3、導柱與導套的配合形式
導柱與導套的配合形式如圖9.31所示圖(a)與圉(d)兩種形式便于配合加工,保證同軸度,應用最多。
圖 9.31 導柱與導套的配合形式
導柱與導套導向部分的配合精度常用H7/e8;導柱與模板固定部分配合精度常用H7/m6;導套與模板固定部分配合精度常用H7/k8。
4.導柱導套在模板上的布置
導柱導套一般都布置在模板的四個角上,以保持導柱之間有較大間距,如圖9.32所示。為防止動定模在合模時錯位,可將其中一根導柱取不等分分布。
對于圓形模具,一般可采用三根導柱,三根導柱的位置為不等分分布,如圖9.33所示。對于大型模具,由于導柱導套的中心距離較大,會因動、定模受熱條件不同而使膨脹量有差異,因而影響動、定模的正常配合。為此采用方形導柱、導套,并在膨脹差異量大的配合面上留有0.5~1 mm的間隙,如圖9.34所示。方形導柱、導套在模板上的位置如圖9.35所示。
導柱、導套中心偏離模板邊緣的距離可取導套外徑的1.25倍~1.5倍。導套周圍模板應低于分型面3~5 mm,作為分模時的撬口。
導柱可以固定在動模上,亦可固定在定模上。為了便于取出壓鑄件,導柱一般裝在定模上。如模具采用推件板脫模時,導柱必須安裝在動模部分。在臥式壓鑄機上采用中心澆口時,導柱就必須安裝在定模部分。但如果臥式壓鑄機上既采用中心澆口,又用推件板脫模,則動、定模上都要設置導柱。
圖9.32 矩形模具導柱導套布置
圖9.33 圓形模具導柱的布置
圖9.34 方形導柱、導套結構形式
(a)布置在模板四側對稱中心線上 (b)布置在模板四角對稱中心線上
圖 9.35 方形導柱、導套在模板上的位置
“如果發(fā)現(xiàn)本網(wǎng)站發(fā)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,可以聯(lián)系本站!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!